天氣漸涼,我們是否會面臨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又應該如何繼續(xù)做好防護?安全健康教育網呼吁大家,每個人都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不能松懈。
防護“萬變不離其宗”
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
隨著秋冬季節(jié)的到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更加關鍵的時期。全民抗疫斗爭中,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要做自身健康的主人。常態(tài)化防控手段包括大眾的共同參與,對個體而言,做好個人防護是最重要最管用的防控手段,不能松懈。
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了解了這兩個傳播途徑、采取措施切斷這兩個途徑,就能夠攔截病毒。其實不同場景的個人防護措施,都離不開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萬變不離其宗’。勤洗手無論是作為基本的健康素養(yǎng),還是作為疫情防控手段,都值得大力提倡。在三大類場景下應該洗手:清潔操作之前、觸摸公共設施之后、污染操作之后。
具體來說,加工、制作食品、飲料,護理老年人和嬰幼兒,飲食以及觸摸眼、口、鼻等面部敏感部位,在進行之前應該洗手;公共設施如門把手、電梯按鈕、樓梯扶手、健身設施、公交地鐵扶手等,接觸后應該洗手;在上廁所后、觸摸現(xiàn)金后、手部有明顯污染物時、接觸污染物品后,也應該洗手。洗手時應該使用流動的水,并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洗凈雙手。
外出要記得攜帶口罩、手消毒劑,在手上沒有可見的污染物時,可以用手消毒劑揉搓雙手20秒~30秒清潔雙手,當前往就醫(yī)、身處人群密集或通風不佳的場所,應該規(guī)范佩戴口罩。
外出遵守社交禮儀
家居環(huán)境常通風消毒
在社會交往中,還應當遵守幾條基本的防疫“社交禮儀”,如見面握手改招手、揮手;咳嗽、打噴嚏時應該使用干凈的紙巾或肘部遮掩口鼻;使用公筷、公勺,提倡自助餐或分餐制等。
在家居環(huán)境中,外出回家要養(yǎng)成先洗手的好習慣,家中常備防疫物品,家中個人用品不要共用,加強家居的清潔消毒和通風。張周斌建議,在天氣晴朗、室外溫度適宜的條件下,多開窗通風、晾曬衣被;桌面、地面等物體表面和廁所內要定期清潔消毒。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對提高免疫力也十分重要。我們應該規(guī)律作息、保證足夠睡眠時間,保持健康心態(tài)和健康飲食習慣,加強鍛煉身體。當身體不適時,要及早就醫(yī),不要帶病上班、上學。
什么時候應洗手
加工、制作食品、飲料,護理老年人和嬰幼兒,飲食以及觸摸眼、口、鼻等面部敏感部位,在進行之前應該洗手;
公共設施如門把手、電梯按鈕、樓梯扶手、健身設施、公交地鐵扶手等,接觸后應該洗手;
在上廁所后、觸摸現(xiàn)金后、手部有明顯污染物時、接觸污染物品后,也應該洗手。
應該怎么洗手
洗手時應該使用流動的水,并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洗凈雙手。
什么時候應戴口罩
當前往就醫(yī)、身處人群密集或通風不佳的場所,應該規(guī)范佩戴口罩。
怎么正確戴口罩
兒童佩戴成人口罩、口罩沒有遮蓋住口鼻或者內外戴反、上下戴反,都不能起到防護效果。
防疫基本“社交禮儀”
見面握手改招手、揮手;
保持距離不扎堆;
盡量避免前往人多的場所,在排隊等候時應該保持1米距離;
咳嗽、打噴嚏時應該使用干凈的紙巾或肘部遮掩口鼻,避免飛沫散播到空氣中,杜絕隨地吐痰的不良習慣;
使用公筷、公勺,提倡自助餐或分餐制。
家庭健康習慣
外出回家要養(yǎng)成先洗手的好習慣;
家中常備防疫物品,家中個人用品不要共用;
在天氣晴朗、室外溫度適宜的條件下,多開窗通風、晾曬衣被;
如空調長時間沒有使用,再次使用之前要進行清潔消毒;
桌面、地面等物體表面要定期清潔消毒;
要經常擦拭馬桶墊圈和馬桶蓋;便后沖馬桶,應該首先蓋上馬桶蓋;時常打開廁所排氣扇,地漏則要勤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