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湖北省勞動局受我局委托組織了一次鍋爐脹管技術座談會.現(xiàn)將這次座談會紀要發(fā)給你們.
這次座談會主要討論湖北省第一建筑工程局工業(yè)安裝公司提出的控制外徑的脹管率計算公式及脹管工藝.對這一控制脹管率的方法,我們的意見如下:
一、該公式經(jīng)過試驗驗證,并在鍋爐安裝中試用,能有效地保證脹接質量,因此予以認可.
二、該公式是在以下條件下進行試驗獲得的:
管子材料:10、20號鋼;
管板材料:20號鋼;
管子直徑:51mm;
管子厚度:3mm;
管板厚度:12-16mm;
管子退火:鉛浴,
因此,公式認可暫限于上述條件范圍內,并限于水管鍋爐.要鼓勵制造、安裝等單位擴大該公式的應用范圍,但須進行試驗驗證,并按《蒸汽鍋爐安全監(jiān)察規(guī)程》總則第4條規(guī)定辦理審查、備案手續(xù).
三、控制脹管率,應有較精密的量具和一套施工工藝.隨本文寄去湖北省第一建工局安裝公司編制的工藝資料一套(不發(fā)參加座談單位),可供有關單位參考.
四、由于采用控制外徑的工藝,在脹管工作結束后無法進行復檢,施工單位必須認真作好原始記錄,勞動部門對脹管質量的監(jiān)督,實行施工過程中的抽檢.
附:
鍋爐脹管技術座談會會議紀要
(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六日)
湖北省勞動局受勞動人事部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jiān)察局委托,根據(jù)勞人鍋局【1983】19號文件精神,于1983年3月11日至16日在湖北省十堰市召開了鍋爐脹管技術座談會.參加會議的有來自北京、天津等十個省、市勞動局(廳)及部分安裝單位、鍋爐廠,計29個單位49名代表.
會議由湖北省第一建筑工程局工業(yè)安裝公司介紹了控制管外徑的鍋爐脹管工藝,和他們編寫的四份脹管技術資料,并作了實際操作表演.這個工藝是該公司十幾年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由于現(xiàn)行規(guī)范的脹管率測量與計算繁瑣,操作不便,控制困難,該公司通過大量的現(xiàn)場脹口解剖和一批理想管壁的脹接解剖試驗,把原始的脹管率計算公式推導成為控制管外徑的公式,即:
H=D-d3/D3*100
式中:D-為脹管完成后位于汽包外緊貼管孔處的管外徑(mm);
d3-為未脹前的管孔直徑(mm);
H-為脹管率(%).
按照這個公式,就能用測量脹管過程中的外徑來控制脹管率,簡化了計算,方便了測量和控制.為了確保脹管質量,方便操作,該公司又成功地創(chuàng)造了一些較好的脹管工量具.十幾年來,他們采用這個工藝共脹接了四十余臺蒸發(fā)量為2-20噸/時的散裝工業(yè)鍋爐,脹接質量都較好,脹接記錄完整準確,使用單位及當?shù)貏趧硬块T都表示滿意.1982年2月這個工藝獲得了湖北省科技成果獎.1982年4月該公司應邀在建工系統(tǒng)情報網(wǎng)召集的全國鍋爐安裝經(jīng)驗交流會上作了專題介紹和表演,得到了參加會議的74個單位的一致肯定.目前,已有14個省、市36個單位推行這個新工藝.
與會代表經(jīng)過討論,一致認為,控制管外徑的脹管工藝為提高散裝鍋爐的脹管質量,有效地控制脹管率開創(chuàng)了一條新路.這個控制管外徑的脹管率計算公式,理論推導是嚴密的,經(jīng)試驗驗證,精確性較高,是符合原始脹管率公式的.更突出的是計算、操作簡便易行,采用一套較好的專用工量具,能有效地保證脹接質量,并且所有脹口都能有準確的記錄數(shù)據(jù).這個公式和工藝適用于散裝工業(yè)鍋爐的脹接.建議勞動人事部予以承認并加推廣.
鑒于該控制外徑的計算式,目前僅在一定壁厚范圍的10、20號碳素鋼管與碳素鍋爐鋼板的脹接中得到的驗證,代表們提出,還應對不同鋼種、不同管徑、不同孔板厚度,作進一步典型脹接試驗,得出系列化的數(shù)據(jù),以便為今后制定規(guī)程、規(guī)范提供充分依據(jù).此項工作建議有關部門及早安排.
代表們還提出,脹管工量具對確保脹接質量關系很大,建議有關部門對脹管工量具組織選型定型,安排定點生產和供應.
這次會上各位代表還相互交流了有關鍋爐脹接的經(jīng)驗.代表們一致認為這次會議開得很成功,并對為會議會務作了大量工作的湖北省第一建工局、湖北省第一建工局安裝公司、湖北省十堰市勞動局表示深切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