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一座新建于廣州市的垃圾滲濾液處理站?MBR?系統為例,介紹了 MBR 系統調試運行的參數選擇及相應的運行效果,通過調試階段合理調節(jié)運行參數,采取相應技術措施,實現了 MBR 系統的快速啟動,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本文涉及的參數及方法可為類似工程調試和快速啟動提供參考。
關鍵詞:垃圾滲濾液;MBR;快速啟動;混合進水
1 工程設計情況
MBR因具備占地少、污泥濃度高、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等特點,已成為垃圾滲濾液處理生化主流工藝。廣州某生活垃圾焚燒發(fā)電廠滲濾液處理站,處理工藝為 UASB+MBR(二級 A/O)+RO,設計處理規(guī)模為高濃度滲濾液 400m3/d+低濃度污水 200m3/d,高濃度滲濾液經厭氧處理后與低濃度污水于均衡池混合進入 MBR處理單元。
1.1 設計進出水水質
MBR 系統設計進出水水質如表 1 所示。
1.2 MBR 系統設計
1.2.1 MBR 進水均衡池
尺寸為 6.4*3.5*9.5m,半地埋式鋼混結構,用以均衡低濃度調節(jié)池,高濃度調節(jié)池,UASB 池出水水質。
1.2.2 一級 A/O 池
一級 A/O 反應池分別由一級反硝化池,一級硝化池組成,采用并聯方式各設 2 座。其中,每座一級反硝化池尺寸為11.5*9.0*9.5m,2座,有效容積1656m3;每座一級硝化池17.0*9.0*9.5m,2 座,有效容積 2448m3。
1.2.3 二級 A/O 池
一級 A/O 反應池分別由二級反硝化池,二級硝化池組成,采用并聯方式各設 2 座,其中,每座一級反硝化池尺寸為6.0*4.2*9.5m , 2 座 , 有效容積 403m3 ;每 座 一 級硝化池6.0*4.2*9.5m,2 座,有效容積 403m3。
1.2.4 超濾膜系統
設計規(guī)模為 600m3/d,設計膜通量為 65LMH,采用外置式管式膜,分為 2 套,每套超濾裝置含 5 支超濾膜管,配套循環(huán)水泵,進水泵,閥門,在線儀表等設備。
2 調試運行基本情況
2.1 調試背景
受旱季降雨量及垃圾組分等因素影響,該焚燒電廠日均高濃度滲濾液產生量僅 30~50m3/d,廠區(qū)低濃度污水產生量 120m3/d,為完成該滲濾液處理站滿負荷調試工作,同時緩解附近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積存問題,于 2018 年 10 月 16 日起,該焚燒電廠滲濾液處理站調試過程 MBR 進水由焚燒電廠高濃度滲濾液、廠區(qū)低濃度污水和填埋場滲濾液組成,調試目標為填埋場滲濾液進水量達到 200m3/d,生化系統穩(wěn)定,污泥濃度達到 15g/L,出水水質穩(wěn)定達標;因填埋場來水水質波動大,碳氮比較低,廠區(qū)高濃度滲濾液采用超越 UASB 系統直接進入 MBR 均衡池的方式,與廠區(qū)低濃度污水和填埋場滲濾液混合配水進入 MBR 系統。
2.2 調試過程情況
根據調試實際情況,此次工藝調試按照進水量由少到多,負荷由低到高實施,因填埋場滲濾液碳氮比失調,廠區(qū)高濃度滲濾液產生量小,為實現生化系統的快速啟動,投加食品級葡萄糖以提高進水碳氮比,外加碳源系數取 0.6kgCOD/kg 葡萄糖,控制混合進水碳氮比在 8~18,系統運行穩(wěn)定后進水碳氮比降至 5~8;硝化液回流比控制在 12~16,系統運行穩(wěn)定后硝化液回流比降至9~11;進水電導率不大于 25000μs/cm,Cl-濃度不大于 6000mg/L,視情況投加片堿和磷酸三鈉。
2.3 調試工作內容
調試期間具體工作內容如表 2 所示。
3 快速啟動過程分析
3.1 混合進水水質水量分析
因填埋場來水水質波動大,每日進行 2 次進水水質檢測并留樣,廠區(qū)高濃度及低濃度進水水質檢測每日 1 次,均衡配水以實現生化系統快速啟動。快速啟動期間 MBR 系統進水水質水量如表 3 所示。
2018 年 10 月 16 日起,引入填埋場滲濾液混合進水進行 MBR系統快速啟動,快速啟動初期,MBR 總進水量控制在 70~150 m3/d,其中廠區(qū)高濃度滲濾液 30 m3/d,填埋場滲濾液 30~60 m3/d,廠區(qū)低濃度污水 40~60 m3/d,待 COD 和 NH3-N 去除率分別穩(wěn)定在 97%和 99%以上時,逐步提高填埋場滲濾液進水量和進水占比,混合進水量從第 35 天開始提升至 400 m3/d 并持續(xù)穩(wěn)定運行,其中填埋場滲濾液進水量控制在 200 m3/d;因廠區(qū)高濃度滲濾液產生量較低,僅 40 m3/d,為保證出水總氮達標(小于 40mg/L),外加碳源以提高混合進水碳氮比在 8~18;受當地垃圾組分影響,經檢測,廠區(qū)高濃度滲濾液 Cr6+濃度達 3.85mg/L,為降低Cr6+對生化系統的抑制,廠區(qū)低濃度污水約 130 m3/d 經均衡池與高濃度滲濾液混合后進入 MBR 系統。
3.2 污染物去除率分析
調試期 MBR 系統 COD 和 NH3-N 去除率如圖 2 和圖 3 所示,以 5 日 均值作為 評價指標,調 試期間混合進 水 COD 為13245~18964 mg/L,混合進水 NH3-N 為 833~1659 mg/L;MBR 實際出水 COD 為 365~1054 mg/L,MBR 實際出水 NH3-N 為 6~59mg/L。
如圖 4 所示,調試期第 10~20 天因填埋場來水碳氮比僅1.5~2.2,且廠區(qū)高濃度滲濾液量較少,第 11~15 天進水碳氮比從18.6~19.5 降至 12.2,且填埋場滲濾液 B/C 低于 0.2,同時因填埋場滲濾液占比提高,其混合進水電導率從 17439 μs/cm 上升至21039 μs/cm,期間污泥顏色變深,污泥沉降性變差,生化池泡沫明顯增加],NH3-N 去除率下降至 95.5 %~96.0 %,MBR 出水NH3-N 濃度上升至 50.3~59.2 mg/L。受填埋場滲濾液長期回灌影響,其難降解有機物累積,隨著填埋場滲濾液進水量的提升,其難降解有機物導致 MBR 出水 COD 上升,COD 去除率下降,MBR進水可生化性下降。
從第 16 天起,開始投加葡萄糖以提升進水碳氮比,控制混合進水碳氮比在 17 左右;增加曝氣量,提高間歇曝氣頻率,控制一級 O 池溶解氧在 3~4 mg/L,二級 O 池溶解氧 2~3 mg/L;同時提高廠區(qū)低濃度污水進水量以降低混合進水電導率。通過采取上述措施,從第 21 天起,NH3-N 去除率回升至 99%以上,MBR 出水NH3-N 維持在 10.4~11.9 mg/L 至調試期結束。
3.3 MBR 系統進水碳氮比、電導率和污泥濃度分析
如圖 5 所示,系統調試初期向生化池投加接種污泥共 100 噸 (含水率 80 %),后因廠區(qū)高濃度滲濾液產生量不足,生化調試暫緩,期間不定期進廠區(qū)高濃度滲濾液,間歇曝氣。10 月 16 日引入填埋場滲濾液混合進水快速啟動初期,生化池內污泥濃度為6085 mg/L 和 5477 mg/L,在快速啟動第 11~15 天時,污泥濃度已增長至 11115 mg/L 和 10558 mg/L,快速啟動第 11~20 天,受進水水質沖擊影響,微生物增殖速率變緩,生化池內污泥濃度維持在10~12 g/L(期間未排泥),通過采取投加葡萄糖提高進水碳氮比、增加廠區(qū)低濃度進水量降低進水電導率、增加曝氣量提高溶解氧控制范圍等措施,生化系統逐漸恢復正常,污染物去除率回升,污泥濃度在采取措施 15 天內從 11097 mg/L 和 12043 mg/L 增長至18352 mg/L 和 19380 mg/L,并開始定期排泥,生化池內污泥濃度控制在 18~20 mg/L。
快速啟動完成后,MBR 進水量控制在 400 m3/d 以上,進水碳氮比降為 5~8,MBR 出水 COD 為 600~700 mg/L,MBR 出水 NH3-N 為 10~12 mg/L,MBR 出水經反滲透系統處理后水質穩(wěn)定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yè)用水水質》(GB/T19923-2005)中的敞開式循環(huán)冷卻水系統補充水標準,且總氮不高于 40 mg/L。
4 結論
本文以一座新建于廣州市的滲濾液處理站 MBR 系統為例,介紹了 MBR 系統調試運行的參數選擇及相應的運行效果。在進水水質波動大,生化系統受抑制的情況下,通過合理調節(jié) MBR混合進水比例、曝氣量和硝化液回流比等運行參數,同時采取投加葡萄糖提高進水碳氮比、增加廠區(qū)低濃度進水量降低進水電導率和增加曝氣量提高溶解氧控制區(qū)間等措施后,生化系統恢復正常,COD 和 NH3-N去除率分別回升至 95%和 99%以上,污泥濃度增至 18~20g/L,進水量達到 400m3/d,一個月內完成了 MBR 系統的快速啟動,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本文涉及的參數及方法可為類似工程調試和快速啟動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