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產方式的變更,在我國農牧業(yè)社會和西方早期工業(yè)化時代,由于事故與災害類型的復雜多樣,事故嚴重性的擴大,人類對安全認識能力的低下,只能從各種天災和人禍中,吸取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教訓,用事后分析,以“吃一塹,長一智”的方法來教育自己,提高對安全的認識。此階段人類進入了局部安全認識階段。
哲學上反映出:從建立在事故與災難的經歷和教訓上來認識人類現(xiàn)實生產、生活的安全,有了與事故抗爭的意識,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了“亡羊補牢”的方法和手段,這是一種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對策方式;從反映論的角度來看,盡管是“事后諸葛亮”式的,但畢竟是唯物主義的。這種安全哲學,至今還是我們實際工作的指導思想,它與現(xiàn)代安全管理方式方法并用,被人們稱之為傳統(tǒng)安全管理。例如事故處理所堅持的“四不放過”原則,即“原因不明不放過,當事人和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不落實不放過,責任人未受法律追究不放過”;用統(tǒng)計分類的方法進行事故致因的理論研究;事后整改對策的完善;管理中的事故賠償與事故保險制度等方法和措施。這些都是受經驗論與事后型安全哲學的影響所形成的具有補救意義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