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動力設備系統(tǒng)的節(jié)能
??? 作為動力源的電動機,從家用電器到民用建筑內部以及各行各業(yè)中均用得比較普遍,其耗電量極大。減少電動機電能損耗的主要途徑是提高電動機的效率和功率因數,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2.1采用高效率電動機
采取各種切實可行的措施,減少電動機的部分損耗(主要為空載損耗及負載損耗)、提高電動機的效率和功率因數。
??? 2.2.2根據負荷特性合理地選擇電動機。首先要了解負荷的特性,然后根據電機的工作環(huán)境及負載特點選用合適的電動機,避免“大馬拉小車”的現象出現,以提高電動機運行的效率和功率因數。
??? 2.2.3輕載電動機采取降壓運行,對經常處于輕負荷運行的電動機,應采用三角-星切換裝置。當負荷系數低于0.3時,將三角形接法的電動機改為星形接法,可以達到良好的節(jié)電效果。對于經常輕載(負載率小于0.4)的生產機械,也可采用具有啟動功能的輕載節(jié)電器,以達到“輕載降壓運行節(jié)電”的目的。
2.2.4根據負載情況對電動機采取就地補償
對距離供電點較遠的大、中容量連續(xù)運行工作機制的電動機,應采取電動機的無功功率就地補償裝置。單臺對單臺電動機補償容量不宜過大,以免產生自勵磁過電壓。
2.2.5改進控制方式,提高運行效率
對需要根據負荷變化調節(jié)的設備采用調速電機,是節(jié)電的有效方法。交流電動機調速分為變極調速、變頻調速和變轉差率調速三種方式,節(jié)電效果以變頻調速最為明顯。在水泵、風機、壓縮機、電梯等機械上應用變頻器不但可以節(jié)約大量電能,還可以提高控制質量及產品數量,是實現機電一體化的重要手段。
??? 2.3供配電系統(tǒng)的節(jié)能
??? 供配電系統(tǒng)的節(jié)能包含盡可能地減少在輸送、轉換、運行過程中的損耗及使用中的節(jié)能。
2.3.1減少變壓器的功率損耗
變壓器的有功功率損耗按下式表示:ΔP=P0+β2PK式中:ΔP為變壓器有功損耗(kW);P0為變壓器的空載損耗(kW);PK為變壓器的有載損耗(kW);β為變壓器的負載率。
①降低空載損耗。P0作為變壓器的空載損耗,又稱為鐵損,他是由鐵心的渦流損耗及漏磁損耗組成,其值與鐵芯材料和鐵芯制造工藝等有關,而與負荷大小無關,所以變壓器應選用節(jié)能型的油浸變壓器或干式變壓器,它們均采用優(yōu)質冷軋取向硅鋼片,由于“取向”處理時硅鋼片的磁疇方向接近一致,以減少鐵芯的渦流損耗,45°全斜接縫結構使接縫密合性好以減少漏磁損耗。
②降低負載損耗。PK為變壓器額定負載傳輸的損耗又稱為變壓器線損,其值取決于變壓器繞組的電阻及流過繞組電流的大小,因此需要考慮選用阻值較小的繞組,如選用銅芯變壓器等。
③選擇適宜的負載率。根據公式β=S/Sn,Sn為變壓器額定容量,S為變壓器運行中的實際容量,β2PK用微分求其極值時,是在β=50%時每千瓦的負荷,此時變壓器的能耗最小,但在β=50%負載率時僅減少變壓器的線損,并未減少變壓器的鐵損,因此也不是最節(jié)能的。綜合多方面因素,同時考慮變壓器在使用期內預留適當的余量,變壓器最經濟節(jié)能運行的負載率一般在75%~85%之間。
④優(yōu)化變壓器的運行方式。對負荷進行合理分配,選擇容量與電力負荷相適應的變壓器,使其工作在高效低耗區(qū),同一變電站的變壓器盡量并聯運行,根據負荷的變化調整并聯運行的變壓器的臺數。另外,還需考慮控制各類非線性用電設備所產生的高次諧波,降低高次諧波值,減少變壓器、電動機、線路等的損耗,降低變壓器的運行環(huán)境溫度,平衡三相負荷,合理選擇變壓器的接線方式等因素。
??? 2.3.2降低線路損耗。當電網輸送電能時,在網絡中就產生功率損耗,其與線路參數和負荷大小密切相關。提高電網的功率因數,減少電網的無功功率及導線中的電阻等,均能降低電網中的線損。具體途徑如下:①合理選擇線路路徑;②合理確定電氣功能用房的位置,變壓器盡量接近負荷中心,以減少供電半徑;③增大導線截面,充分
利用季節(jié)性負荷線路;④提高系統(tǒng)的功率因數,提高設備的自然功率
因數,以減少對超前無功的需求,安裝無功補償裝置,容量大且平穩(wěn)的負荷實行就地補償方式,容量較小或斷續(xù)的負荷宜采用變壓器低壓側集中補償方式。
3?? 結束語
??? 在對建筑電氣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各種可行的技術措施,同時,在選用節(jié)能的新設備時,應具體了解其原理、性能、效果,從技術、經濟上進行比較后,再合理選定節(jié)能設備,以真正達到有效節(jié)能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明磊;劉金合;王曉;周美美.建筑電氣節(jié)能設計及應用.河南科技.2012-09-25 09:37
[2]楊磊.民用建筑電氣工程中的節(jié)能.科技資訊.20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