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火球熱輻射???火災發(fā)生時熱輻射對目標損傷的判定準則有3種:熱輻射劑量準則、熱輻射強度準則、熱劑量-熱強度準則。由于90%的天然氣燃燒形成的火球熱輻射可以認為是瞬態(tài)燃燒,因此采用熱輻射劑量準則[6]。對處于火球內部的目標,顯然將被熱輻射傷害,而對于火球以外的目標,其傷害程度可以根據目標所接受的火球入射熱輻射劑量判定[14]。
火球入射熱輻射劑量qr的計算式為:
?
式中qr——火球入射熱輻射劑量,kJ/m2
??? Qr——火球總熱輻射量,kJ
??? εr——熱輻射率系數,取1.0
??? Rr——火球熱輻射半徑,m
火球入射熱輻射劑量對人體的傷害程度見表2[15]。
表2 火球入射熱輻射劑量對人體的傷害程度[15]
?
火球入射熱輻射劑量/(kJ·m-2) | 對人體的傷害程度 |
375 | 三度燒傷 |
250 | 二度燒傷 |
125 | 一度燒傷 |
65 | 皮膚疼痛 |
將表2中不同的火球入射熱輻射劑量代入式(10),可計算得到不同火球入射熱輻射劑量下的火球熱輻射半徑。
?
2 實例分析
??? ① 概況
??? 某天然氣管道規(guī)格為Φ108×5,設計壓力為0.8MPa,天然氣質量流量為2.85kg/s。為便于計算,進行如下設定:天然氣在泄漏過程中管道壓力保持不變,泄漏口與管道的流通面積相同,泄漏質量流量與管道天然氣質量流量相同。取泄漏時間為2min,計算得天然氣泄漏量為342kg。
???② 爆轟破壞半徑
???將已知參數代入式(1)~(4)、(6)~(9),可計算得到不同沖擊波超壓下的爆轟破壞半徑(見表3)。
表3 不同沖擊波超壓下的爆轟破壞半徑
?
沖擊波超壓/MPa | 1.00 | 0.75 | 0.40 | 0.25 |
爆轟破壞半徑/m | 39.44 | 40.53 | 58.62 | 81.56 |
???③ 火球熱輻射半徑
???將已知參數代入式(12)~(15),可計算得到不同火球入射熱輻射劑量下的火球熱輻射半徑(見表4)。
表4 不同火球入射熱輻射劑量下的火球熱輻射半徑
?
火球入射熱輻射劑量/(kJ·m-2) | 375 | 250 | 125 | 65 |
火球熱輻射半徑/m | 63.43 | 77.86 | 110.03 | 152.57 |
3 結論
??? 根據實例,若將管道設計流量作為泄漏量的最不利事故工況進行計算,泄漏2min后可燃氣云發(fā)生爆炸、燃燒,對人體產生最嚴重的傷害時的爆轟破壞半徑為39.44m,火球熱輻射半徑為63.43m。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可燃氣云發(fā)生爆炸、燃燒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參考文獻:
[1] 王若菌,蔣軍成.LPG沸騰液體擴展蒸氣爆炸火球熱輻射概率風險評估[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5(3):11-15.
[2] 姜巍巍,李奇,李俊杰,等.BLEVE火球熱輻射及其影響評價模型介紹[J].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7,33(5):32-34.
[3] 婁桂云.燃氣泄漏檢測信息系統(tǒng)在管網檢漏的應用[J].煤氣與熱力,2011,31(10):B24-B27.
[4] 張維勤,姚樹軍.燃氣管道泄漏檢測與定位技術[J].煤氣與熱力,2011,31(10):A40-A42.
[5] 曹中愷,董飛,宋威.燃氣管道泄漏風險控制系統(tǒng)[J].煤氣與熱力,2011,31(9):B34-B36.
[6] 王帥,玉建軍,嚴銘卿.基于有限個SCADA監(jiān)測點的天然氣管道泄漏檢測[J].煤氣與熱力,2011,31(9):B29-B33.
[7] 馬秋禮.燃氣中壓管網泄漏搶修方法[J].煤氣與熱力,2011,31(7):B37-B39.
[8] 李鴻志,張秀琴.城市燃氣管道泄漏的檢測與維修[J].煤氣與熱力,2010,30(7):B29-B34.
[9] 虎繼遠,劉中蘭,徐杰.燃氣管道泄漏事故成因及防范對策[J].煤氣與熱力,2009,29(11):B23-B26.
[10] 唐保金,田貫三,張增剛,等.埋地燃氣管道泄漏擴散模型[J].煤氣與熱力,2009,29(5):B01-B05.
[11] 彭世尼,周廷鶴.燃氣泄漏與擴散模型的探討[J].煤氣與熱力,2008,28(11):B09-B12.
[12] 張董莉,劉茂,王煒,等.火球熱輻射后果計算動態(tài)模型的應用[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07(4):132-136.
[13] 馬濤,於孝春,沈士明.火球熱輻射影響范圍的修正計算[J].石油與天然氣化工,2006,35(6):76-80.
[14] 孟亦飛,蔣軍成.數量化風險評價中BLEVE火球質量確定方法分析[J].石油與天然氣化工,2008,37(2):166-170.
[15] 胡毅亭,饒國寧,陳網樺,等.天然氣輸送管道泄漏事故危害定量評價[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3(6):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