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物
容易引起輸送機系統(tǒng)失火的可燃物有2類:一類是系統(tǒng)內可燃物,包括輸送帶和電纜,這類可燃物是系統(tǒng)本身固有、不可控制和消除的;另一類是系統(tǒng)外可燃物品,此類可燃物品引發(fā)輸送機火災的過程比較復雜,初始一般不容易發(fā)覺和查找。如軸承和軸承座的高溫表面附近易燃物,可被引燃,火勢擴大后形成輸送機火災;長期附著在控制電纜上(特別是人跡罕至的電纜線位置)的自燃物品,可因自燃而引發(fā)電纜和輸送機火災;粉塵爆炸引發(fā)輸送機失火等。所以,及時消除輸送機系統(tǒng)外可燃物品,是防止輸送機系統(tǒng)失火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1.易燃和易自燃物品
在帶式輸送機上,易燃物品主要來自被輸送的物料和設備維修保養(yǎng)后的殘留物品。易燃物品遇到火源可擴大火勢,引燃電纜和輸送帶;易自燃物品可生成著火源,同時擴大火勢。含熱量高的煤炭、木片、帶油棉紗和布料等,兼有易燃和易自燃2種特性。這些自燃物品的化學性質雖然比較穩(wěn)定,但自燃點較低,如果長期聚積,通風不良,在空氣中氧化、釋放出的熱量又積聚不散,可能導致溫度升高并達到自燃點。尤其是處在空氣潮濕的江、河和海岸,由于水分能促使積熱作用和生化過程,更易加速自燃物品的氧化過程和自燃。
防止這類火災的主要措施是,加強對帶式輸送機系統(tǒng)的檢查和清掃。在輸送機運行作業(yè)前、中、后和對輸送機系統(tǒng)進行機電維修保養(yǎng)或硫化等作業(yè)后,要及時對沿線尤其是驅動部位運動部件周圍易燃物品進行檢查,清除易燃和易自燃物品,防止高溫運動部件引燃易燃品。應定期檢查和清除死角部位,特別是電纜上的異物,防止長期遺留自燃物品自燃,引發(fā)電纜等可燃物火災。
2.易產生爆炸性粉塵的輸送物料
被輸送的物料中,可能形成爆炸性粉塵的主要有煤塵和散糧粉塵等有機粉塵。這些粉塵可能聚積在輸送帶與防風罩之間、漏斗內、輸送機廊道內和轉接機房內等部位,在形成過程中與空氣混合充分,如果混合濃度達到爆炸極限,遇明火極易導致粉塵爆炸。2008年1月13日,云南省昆明市云天化國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環(huán)分公司在用傳送帶運送硫磺的過程中,發(fā)生硫磺粉塵爆炸事故,造成7人死亡。初步調查顯示,正是由于冬季天氣干燥,空氣濕度低,加之作業(yè)時正值深夜,風速低,空氣流動性差,造成皮帶運輸機地坑內硫磺粉塵濃度增大,達到爆炸極限。
對于有防爆要求的輸送機,不可能完全消除爆炸性粉塵,只有通過加強火源管理,才能消除著火源,主要措施有:確保輸送機系統(tǒng)在整個使用過程中符合防爆設計要求,如防雷、防靜電和電氣元器件的隔爆;作業(yè)人員規(guī)范穿戴防靜電的勞動防護用品;規(guī)范機械和電氣維修管理,禁止在粉塵環(huán)境下從事有可能產生電氣和機械火花的危險性作業(yè);禁止將火源帶入防爆場所。
對于煤炭輸送機等無防爆要求的輸送機,應加強對被輸送物料的除塵管理,確保干式或濕式除塵設備有效。
應急滅火措施
輸送機一旦失火,應及時撲救,盡量將火災消滅在初起階段。對初起火災,使用輸送機系統(tǒng)既有的消防設施就能及時撲滅。但對輸送帶和電纜劇烈燃燒的重大火情,應立即報警,并采取進一步的應急消防措施。
1.解除煙囪效應
輸送機系統(tǒng)某些特殊的布置形式,會使失火處在煙囪效應作用下劇烈燃燒。一種是有揚程的輸送機在低處失火后,防風罩和輸送帶之間產生煙囪效應;第二種是水平布置的輸送機頭部(或尾部)較高的轉接機房、漏斗、防風罩和輸送帶四者之間產生煙囪效應;第三種是廊道輸送機失火后容易產生煙囪效應。
輸送機使用單位應充分預知這幾種危險因素和防范措施,一旦這些部位輸送帶失火,在現場情況允許的條件下,應立即通過關閉“三門”(機房門、漏斗門和廊道門)和解除防風罩等措施,解除或減弱煙囪效應。廊道內輸送機的初起火災易被及時撲滅,但達到猛烈燃燒階段后,就很難撲救,這時人員應盡快脫離廊道,關閉并人工堵塞廊道口,防止火災向外蔓延。
2.隔離輸送機
由于處于猛烈燃燒階段的帶式輸送機火災不易被撲滅,應采取應急隔離措施,將長距離輸送機從中間隔離,防止火災沿輸送機方向蔓延,方法是:平時儲備好充足的消防沙土,大火蔓延前,將失火輸送機下游部分用消防沙土隔開。對于無鋼絲輸送帶,可用硫化刀具割斷下游輸送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