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注】(一九八三年九月二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一九八三年九月二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七號公布 一九八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章名】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船舶檢驗和登記
第三章 船舶、設施上的人員
第四章 航行、停泊和作業(yè)
第五章 安全保障
第六章 危險貨物運輸
第七章 海難救助
第八章 打撈清除
第九章 交通事故的調查處理
第十章 法律責任
第十一章 特別規(guī)定
第十二章 附 則
【章名】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海上交通管理,保障船舶、設施和人命財 產的安全,維護國家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沿海水域航行、停泊和作業(yè)的一切船舶、設施和人員以及船舶、設施的所有人、經營人。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務監(jiān)督機構,是對沿海水域 的交通安全實施統(tǒng)一監(jiān)督管理的主管機關。
【章名】第二章 船舶檢驗和登記
第四條 船舶和船上有關航行安全的重要設備必須具有船舶檢驗部門簽發(fā)的有效技術證書。
第五條 船舶必須持有船舶國籍證書,或船舶登記證書, 或船舶執(zhí)照。
【章名】第三章 船舶、設施上的人員
第六條 船舶應當按照標準定額配備足以保證船舶安全的合格船員。
第七條 船長、輪機長、駕駛員、輪機員、無線電報務員話 務員以及水上飛機、潛水器的相應人員,必須持有合格的職務證書。
其他船員必須經過相應的專業(yè)技術訓練。
第八條 設施應當按照國家規(guī)定,配備掌握避碰、信號、通信、消防、救生等專業(yè)技能的人員。
第九條 船舶、設施上的人員必須遵守有關海上交通安全的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保障船舶、設施航行、停泊和作業(yè)的安全。
【章名】第四章 航行、停泊和作業(yè)
第十條 船舶、設施航行、停泊和作業(yè),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章。
第十一條 外國籍非軍用船舶,未經主管機關批準,不得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水和港口。但是,因人員病急、機件故障、遇難、避風等意外情況,未及獲得批準,可以在進入的同時向主管機關緊急報告,并聽從指揮。
外國籍軍用船舶,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批準,不得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
第十二條 國際航行船舶進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必須接受主管機關的檢查。本國籍國內航行船舶進出港口,必須辦理進出港簽證。
第十三條 外國籍船舶進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或者在港內航行、移泊以及靠離港外系泊點、裝卸站等,必須由主管機關指派引航員引航。
第十四條 船舶進出港口或者通過交通管制區(qū)、通航密 集區(qū)和航行條件受到限制的區(qū)域時,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或主管機關公布的特別規(guī)定。
第十五條 除經主管機關特別許可外,禁止船舶進入或 穿越禁航區(qū)。
第十六條 大型設施和移動式平臺的海上拖帶,必須經船舶檢驗部門進行拖航檢驗,并報主管機關核準。
第十七條 主管機關發(fā)現(xiàn)船舶的實際狀況同證書所載不相符合時,有權責成其申請重新檢驗或者通知其所有人、經營人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第十八條 主管機關認為船舶對港口安全具有威脅時, 有權禁止其進港或令其離港。
第十九條 船舶、設施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主管機關有權禁止其離港,或令其停航、改航、停止作業(yè):
一、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規(guī)章;
二、處于不適航或不適拖狀態(tài);
三、發(fā)生交通事故,手續(xù)未清;
四、未向主管機關或有關部門交付應承擔的費用,也未提供適當?shù)膿#?br />五、主管機關認為有其他妨害或者可能妨害海上交通安全的情況。
【章名】第五章 安全保障
第二十條 在沿海水域進行水上水下施工以及劃定相應的安全作業(yè)區(qū),必須報經主管機關核準公告。無關的船舶不得進入安全作業(yè)區(qū)。施工單位不得擅自擴大安全作業(yè)區(qū)的范圍。
在港區(qū)內使用岸線或者進行水上水下施工包括架空施工,還必須附圖報經主管機關審核同意。
第二十一條 在沿海水域劃定禁航區(qū),必須經國務院或 主管機關批準。但是,為軍事需要劃定禁航區(qū),可以由國家軍事主管部門批準。
禁航區(qū)由主管機關公布。
第二十二條 未經主管機關批準,不得在港區(qū)、錨地、航 道、通航密集區(qū)以及主管機關公布的航路內設置、構筑設施或者進行其他有礙航行安全的活動。
對在上述區(qū)域內擅自設置、構筑的設施,主管機關有權責令其所有人限期搬遷或拆除。
第二十三條 禁止損壞助航標志和導航設施。損壞助航 標志或導航設施的,應當立即向主管機關報告,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十四條 船舶、設施發(fā)現(xiàn)下列情況,應當迅速報告主管機關:
一、助航標志或導航設施變異、失常;
二、有妨礙航行安全的障礙物、漂流物;
三、其他有礙航行安全的異常情況。
第二十五條 航標周圍不得建造或設置影響其工作效能 的障礙物。航標和航道附近有礙航行安全的燈光,應當妥善遮蔽。
第二十六條 設施的搬遷、拆除,沉船沉物的打撈清除, 水下工程的善后處理,都不得遺留有礙航行和作業(yè)安全的隱患。在未妥善處理前,其所有人或經營人必須負責設置規(guī)定的標志,并將礙航物的名稱、形狀、尺寸、位置和深度準確地報告主管機關。
第二十七條 港口碼頭、港外系泊點、裝卸站和船閘,應當加強安全管理,保持良好狀態(tài)。
第二十八條 主管機關根據(jù)海上交通安全的需要,確定、調整交通管制區(qū)和港口錨地。港外錨地的劃定,由主管機關報上級機關批準后公告。
第二十九條 主管機關按照國家規(guī)定,負責統(tǒng)一發(fā)布航行警告和航行通告。
第三十條 為保障航行、停泊和作業(yè)的安全,有關部門應當保持通信聯(lián)絡暢通,保持助航標志、導航設施明顯有效,及時提供海洋氣象預報和必要的航海圖書資料。
第三十一條 船舶、設施發(fā)生事故,對交通安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時,主管機關有權采取必要的強制性處置措施。
【章名】第六章 危險貨物運輸
第三十二條 船舶、設施儲存、裝卸、運輸危險貨物,必須具備安全可靠的設備和條件,遵守國家關于危險貨物管理和運輸?shù)囊?guī)定。
第三十三條 船舶裝運危險貨物,必須向主管機關辦理申報手續(xù),經批準后,方可進出港口或裝卸。
【章名】第七章 海難救助
第三十四條 船舶、設施或飛機遇難時,除發(fā)出呼救信號外,還應當以最迅速的方式將出事時間、地點、受損情況、救助要求以及發(fā)生事故的原因,向主管機關報告。
第三十五條 遇難船舶、設施或飛機及其所有人、經營人應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組織自救。
第三十六條 事故現(xiàn)場附近的船舶、設施,收到求救信號或發(fā)現(xiàn)有人遭遇生命危險時,在不嚴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應當盡力救助遇難人員,并迅速向主管機關報告現(xiàn)場情況和本船舶、設施的名稱、呼號和位置。
第三十七條 發(fā)生碰撞事故的船舶、設施,應當互通名稱、國籍和登記港,并盡一切可能救助遇難人員。在不嚴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況下,當事船舶不得擅自離開事故現(xiàn)場。
第三十八條 主管機關接到求救報告后,應當立即組織救助。有關單位和在事故現(xiàn)場附近的船舶、設施,必須聽從主管機關的統(tǒng)一指揮。
第三十九條 外國派遣船舶或飛機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蝾I海上空搜尋救助遇難的船舶或人員,必須經主管機關批準。
【章名】第八章 打撈清除
第四十條 對影響安全航行、航道整治以及有潛在爆炸危險的沉沒物、漂浮物,其所有人、經營人應當在主管機關限定的時間內打撈清除。否則,主管機關有權采取措施強制打撈清除,其全部費用由沉沒物、漂浮物的所有人、經營人承擔。
本條規(guī)定不影響沉沒物、漂浮物的所有人、經營人向第三方索賠權利。
第四十一條 未經主管機關批準,不得擅自打撈或拆除 沿海水域內的沉船沉物。
【章名】第九章 交通事故的調查處理
第四十二條 船舶、設施發(fā)生交通事故,應當向主管機關遞交事故報告書和有關資料,并接受調查處理。
事故的當事人和有關人員,在接受主管機關調查時,必須如實提供現(xiàn)場情況和與事故有關的情節(jié)。
第四十三條 船舶、設施發(fā)生的交通事故,由主管機關查明原因,判明責任。
【章名】第十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四條 對違反本法的,主管機關可視情節(jié),給予下列一種或幾種處罰:
一、警告;
二、扣留或吊銷職務證書;
三、罰款。
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對主管機關給予的罰款、吊銷職務證書處罰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天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由主管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第四十六條 因海上交通事故引起的民事糾紛,可以由主管機關調解處理,不愿意調解或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涉外案件的當事人,還可以根據(jù)書面協(xié)議提交仲裁機構仲裁。
第四十七條 對違反本法構成犯罪的人員,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章名】第十一章 特別規(guī)定
第四十八條 國家漁政漁港監(jiān)督管理機構,在以漁業(yè)為主的漁港水域內,行使本法規(guī)定的主管機關的職權,負責交通安全的監(jiān)督管理,并負責沿海水域漁業(yè)船舶之間的交通事故的調查處理。具體實施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guī)定。
第四十九條 海上軍事管轄區(qū)和軍用船舶、設施的內部管理,為軍事目的進行水上水下作業(yè)的管理,以及公安船舶的檢驗登記、人員配備、進出港簽證,由國家有關主管部門依據(jù)本法另行規(guī)定。
【章名】第十二章 附 則
第五十條 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沿海水域”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沿海的港口、內水和領海以及國家管轄的一切其他海域。
“船舶”是指各類排水或非排水船、筏、水上飛機、潛水器和移動式平臺。
“設施”是指水上水下各種固定或浮動建筑、裝置和固定平臺。
“作業(yè)”是指在沿海水域調查、勘探、開采、測量、建筑、疏浚、爆破、救助、打撈、拖帶、捕撈、養(yǎng)殖、裝卸、科學試驗和其他水上水下施工。
第五十一條 國務院主管部門依據(jù)本法,制定實施細則, 報國務院批準施行。
第五十二務 過去頒布的海上交通安會法規(guī)與本法相抵觸的,以本法為準。
第五十三條 本法自一九八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名稱】MARITIME TRAFFIC SAFET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題注】
【章名】Important Notice: (注意事項)
英文本源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務院法制局編譯, 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法規(guī)匯編》(1991年7月版).
當發(fā)生歧意時, 應以法律法規(guī)頒布單位發(fā)布的中文原文為準.This English document is coming from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OVERNING FOREIGN-RELATED MATTERS" (1991.7)which is compiled by the Brueau of Legislative Affairs of the State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is published by the ChinaLegal System Publishing House.In case of discrepancy, the original version in Chinese shall prevail.
【章名】Whole Document (法規(guī)全文)
MARITIME TRAFFIC SAFET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dopted at the Second Meeting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Six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promulgated by Order No. 7 of thePresid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September 2, 1983, andeffective as of January, 1, 1984)ContentsChapter I General ProvisionsChapter II Inspection and Registration of VesselsChapter III Personnel on Vessels and InstallationsChapter IV Navigation, Berthing and OperationsChapter V Safety ProtectionChapter VI Transport of Dangerous GoodsChapter VII Rescue from Disasters at SeaChapter VIII Salvage and Removal of Sunken and Drifting ObjectsChapter IX Investigation and Handling of Traffic AccidentsChapter X Legal LiabilityChapter XI Special ProvisionsChapter XII Supplementary Provisions
【章名】Chapter I General Provisions
Article 1This law is formulated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ontrol of maritimetraffic; ensure the safety of vessels, installations, human life andproperty; and safeguar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state.Article 2This Law shall apply to all vessels, installations and personnel and tothe owners and managers of such vessels and installations that navigate,berth or operate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rticle 3The harbour superintendence agenci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hall be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responsible for the unified supervisionand administration of traffic safety in the coastal waters.
【章名】Chapter II Inspection and Registration of Vessels
Article 4Vessels and their major equipment relating to navigation safety must havevalid technical certificates issued by vessel inspection departments.Article 5A vessel must have a certificates showing its nationality, a vesselregistry certificate or a vessel licence.
【章名】Chapter III Personnel on Vessels and Installations
Article 6Vessels shall be manned with qualified crew members according to astandard quota to ensure the vessels' safety.Article 7The captain, chief engineer, pilot, engineers, radio and telephoneoperators and similar personnel on board seaplanes or submersibles musthold valid job certificates. All other crew members must undergospecialized technical training required for their work.Article 8In accordance with state provisions, all installations shall be providedwith personnel who have mastered the techniques of collision avoidance,signalling, communications, fire control, life-saving and otheroperations.Article 9All personnel on vessels and installations must observe relevant rules andregulations concerning maritime traffic safety, follow the operating rules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vessels and installations in navigation,berthing and operations.
【章名】Chapter IV Navigation, Berthing and Operations
Article 10While navigating, berthing or carrying out operations, vessels andinstallations must abide by the relevant la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