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目前,在煤礦采掘工作面使用的排水泵中,專門排泥沙的產品是空白。無論泥沙多少,普遍使用的依然是傳統(tǒng)的分段式多級清水離心泵。因此,磨損嚴重,水泵過早報廢,不但增加了成本,還常常直接影響生產進度。
由于采煤工作面和掘進工作面都不可能單獨設置沉淀泥沙的水倉,無法就地清除泥沙等固體顆粒,所以,要解決用"清水泵"排泥沙的問題,暫時只能在提高易損件的材料性能上想想辦法,最終還要在徹底改變排水泵結構上大做文章。這方面的專業(yè)研究工作,已持續(xù)多年,目前依然在緊張地進行。
研究發(fā)現(xiàn),固體顆粒對離心泵的磨損,在特定環(huán)境下,遵守著某種規(guī)律。把這一規(guī)律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對癥下藥,就能找到較理想的解決方案。
2 工作面水樣采集固體重量比測定
經觀測,采煤工作面的涌水中,固體顆粒的含量隨著回采循環(huán)作業(yè)內容的改變而變化,因而,具有周期性。
一般情況下,在采前準備結束,采煤作業(yè)開始之前,固體顆粒含量最少。采煤作業(yè)即將結束時,含量最多。采集水樣時,為了既減少采集次數(shù),又能說明問題,可在正式開采前30分鐘內采集一次,在采煤作業(yè)結束前30分鐘內再采集一次。采集水樣的地點在采煤工作面下端頭,或在溜子道安裝的排水泵自己單獨的出水口。
一般情況下,在巖石平巷掘進工作面的涌水中,在多臺鑿巖機集中打眼之前,固體顆粒含量最少。在爆破之后,在出巖作業(yè)的后三分之一時間內,固體顆粒含量最多。在這兩個時段內分別采集水樣。采集地點在耙斗機或裝巖機工作地點之后10m之內,或在該工作面排水泵自己單獨的出水口。
上面所采集的水樣,每次重2K0.2kg。稱過重量后,采用過濾法,用過濾紙濾出水樣中的全部固體顆粒。烘干后,稱出固體顆粒重量,則水樣的固體重量(百分比)比Caw為:
固體重量
Cow=---------------H%
固、液混合物總重
水樣的固體重量比Caw在《漿體與粒狀物料輸送水利學》(費祥俊著,請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5月出版)中被定義為"重量比固體濃度",習慣用于輸送工業(yè)漿體。本文簡稱為固體重量比,現(xiàn)場有時習慣稱為泥沙重量比。
一般情況下,當一個工作面的涌水量小于10m3/h,固體重量比Cow明顯增大;涌水量大于80m3/h,固體重量比Cw明顯減小
在同一礦井,在具有標志性的煤層、巖層中大量采集水樣,便可以得到該礦井涌水中固體顆粒含量的一般規(guī)律。再根據涌水量、巖體的特性和破碎程度、松散顆粒遇水后的反應等進一步分析整理,便可以用來指導排水設計和排水管理。表1是從現(xiàn)場獲得的一組綜合數(shù)據。
3多級離心泵磨損部位及磨損過程
3.1多級離心泵的磨損部位
目前,礦用多級離心泵磨損最嚴重的部位是平衡盤,然后依次是葉輪口環(huán)、盤根套、中段的軸孔襯套等。
一般固體顆粒不會把泵體外殼磨穿,不會把葉輪外徑磨小,也不會把葉片磨短。平衡盤磨損后變薄,使轉子向電機方向(向前)的竄量超限,從而產生連鎖損壞。葉輪口環(huán)和中段軸套磨損后,密封間隙變大,使離心泵出水不足或不出水,有時還拌有強烈的震動。
3.2平衡盤的磨損過程
平衡盤有軸向端面跳動,泵體平衡板也有軸向端面跳動。平衡盤轉動一周,會在轉到某一角度時,局部出現(xiàn)軸向間隙的最大間隙或最小間隙。
平衡盤的平衡狀態(tài)是動態(tài)的,泵的轉子在某一平衡位置會前后作軸向脈動。工況點改變時,轉子會自動移到新的平衡位置作軸向脈動。
這種軸向端面跳動和軸向脈動疊加后,軸向間隙b0便具有局部的動態(tài)最大間隙b0max和最小間隙b0min。
假設:一個固體K的顆粒直徑為A,已隨著液體到達平衡盤前面的高壓區(qū),并且
b0max>A>b0min
則固體K將被液體從軸向最大間隙b0max附近裹進平衡盤的軸向間隙之內。
當固體K剛剛跨進較小的距離S,平衡盤就轉到軸向間隙b0小于A的位置,或者平衡盤正竄回到軸向間隙b0小于A的位置。這時,平衡盤將對固體K產生擠壓,二者將發(fā)生相對運動。平衡盤端面會被固體K擠壓出凹痕,會被刮削出凹槽,直到固體K被研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