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紹】
陳某是于2005年5月19日入職中山市某木業(yè)公司,公司以每月800元工資為基數(shù)為陳某購買了工傷保險。2006年2月18日,陳某在操作機械時受傷,經鑒定為七級傷殘。陳某受傷后,公司按每月720元的標準支付了陳某2006年4月至7月工資2882元。后陳某要求公司支付工傷待遇,但雙方對計算工傷待遇的月平均工資標準產生分歧。
雙方爭議的焦點是:在陳某沒有工作滿12個月且繳費工資與陳某實際工資有差距的情況下,應該按照什么工資標準來計算陳某的工傷待遇?
公司認為:應該按照陳某的繳費平均工資計算以及陳某入職之后12個月的平均工資計算。因此,公司要求按照陳某2005年6至2006年2月期間的繳費工資以及受傷后公司在2006年4月至7月工資發(fā)放的工資為基數(shù)計算工傷補償數(shù)額。
陳某認為:應該按本人受傷前的實際月平均工資計算,同時,上班不足月的月份工資也不能作為計算基數(shù)。陳某在2005年6月到2006年1月的月實際平均工資為1550元(2005年5月以及2006年2月因為沒有足月上班,不應計入)。
由此可以知道,在此情況下,引發(fā)了三個問題:一是計算陳某的工傷待遇時,是按照陳某向社保部門繳納保險的月均繳費工資計算還是按陳某的實際工資計算?二是,如果按陳某本人的實際工資計算,那么,在陳某工作不滿12個月的情況下,應如何計算陳某的月平均工資?三、陳某沒有足月上班月份的工資,是否也應作為計算月平均工資的計算基數(shù)?
【律師評析】
《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七條規(guī)定,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yè)病前12個月的月繳費工資。根據該條的表面字義,似乎是只能按照受傷員工的“繳費工資”來計算員工的工傷待遇。《廣東省社會保險費征繳辦法》規(guī)定,企業(yè)應當如實申報員工的工資如實足額繳納社保費用,但實際上,鮮有企業(yè)嚴格按照員工的實際工資足額繳納社保費用的(一般情況下繳費工資均低于員工的實際工資)。如果按照繳費工資來實際賠付受傷員工的工傷待遇,顯然將極大的損害了受傷員工的合法權益。筆者認為,《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五十七條的規(guī)定,只能適應與社保部門按照支付受傷員工社保待遇的情況,在按照繳費工資計算工傷待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與按照實際工資計算工傷待遇之間有差額的情況下,其差額部分應由企業(yè)承擔。
其二,員工在受傷前沒有在企業(yè)工作滿12個月的情況下,其工傷待遇應如何計算?筆者認為,如果員工入職不到1個月即受傷,其工傷待遇應按當?shù)赝袠I(yè)相同工作崗位的平均工資計算;如該員工入職時間有幾個月甚至有快一年,則應按該員工工作月份的平均工資計算。
其三,員工上班不足月的工資,在計算員工平均工資時,應予以剔除該月份。
【裁判結果】
本糾紛經歷了仲裁程序、一審程序以及二審程序,雙方爭執(zhí)的焦點就是平均工資的計算方法。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認為:應該按照陳某受傷前足月上班的工資作為工傷待遇計算的計算基數(shù),木業(yè)公司要求以繳費工資和受傷后的停薪留工期工資為計算基數(shù)的理由不合法,終審判決木業(yè)公司應支付陳某工傷待遇七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