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危則安,無損則全。自古以來,和諧發(fā)展、國泰民安就是人類社會發(fā)展改革的終極追求。安全意識作為現(xiàn)代文明社會以人為本尊重生命的重要體現(xiàn),不獨為近世所特有,也在古代人文精神中得以充分體現(xiàn)。值此全國安全生產(chǎn)月之際,筆者謹擷錄幾則反映古人安全觀的文學典故,以饗讀者。
一、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
語出孔子。子曰:“防禍于先而不致于后傷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危墻者,潛在的安全隱患,即賢明的人應該預先察覺出即將發(fā)生的危險并及時采取措施規(guī)避它。這是夫子教育弟子的為人處世之道,大概也是最早的安全風險評估思想了。關于這一點,亞圣孟子也有過類似論述:“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 《孟子·盡心》),意思大同小異。
二、曲突徙薪
語出《漢書.霍光傳》:“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徒其薪……”,原意為將直道煙囪改為曲道,將靠近灶臺的柴草搬遠一些以防止引發(fā)火災。引申為在事故或禍害尚未發(fā)生前阻止它。由此還引發(fā)的另一個廣為人知的成語即焦頭爛額。
三、進忠三術
出自《申鑒·雜言》:“進忠有三術: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為之防,發(fā)而止之為之救,行而責之為之戒。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這是東漢思想家荀悅總結軍事政治之道時關于“防”、“救”、“戒”相對關系的論述。他認為謀事之道的最高境界是防患未然,在事情沒有發(fā)生之前就預設警戒;其次是在禍患剛開始顯露之際及時采取措施中止其發(fā)生,至于事后的懲處訓誡是最末等措施。這應是現(xiàn)代安全管理預防為先的思想雛形。
四、《徑溪》
“徑溪有險人競慎,經(jīng)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這是晚唐詩人杜荀鶴(一說羅隱)所題的《徑溪》詩。詩人運用對比手法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一種自然現(xiàn)象,進而指出一個道理,告誡世人許多事故往往發(fā)生在人們自以為安全而失去警惕的時候。語言通俗易懂而蘊含豐富的哲學思維,發(fā)人深省。 (信陵公子)